全球首个全面的人工智能规则将于8月1日在整个欧盟生效,预计将提高在欧盟27个成员国开展业务的中国科技企业的评估和合规成本。
《人工智能法案》于3月份获欧洲议会通过成为法律,并于5月份获欧盟理事会批准,旨在保护基本权利、民主、法治和环境可持续性免受所谓高风险人工智能的侵害,同时促进创新并确立欧洲在该技术领域的领先地位。
欧盟新规的通过和实施,反映了自2022 年 11 月 OpenAI 发布 ChatGPT以来,在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 服务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全球竞相制定人工智能护栏的现象。GenAI指的是可用于响应简短提示创建新内容(包括音频、代码、图像、文本、模拟和视频)的算法。
《人工智能法案》根据该技术的潜在风险和影响程度确定了相关义务。该法规由 12 个主要标题组成,涵盖禁止行为、高风险系统以及治理、上市后监控、信息共享和市场监督方面的透明度义务。
该法规还将要求成员国在国家层面建立所谓的监管沙箱和真实世界测试。然而,这些规则并不适用于专门为科学研究和开发而开发和投入使用的人工智能系统或人工智能模型,包括其输出。
不遵守规则禁止某些人工智能实践的行为将被处以行政罚款,罚款金额最高为3500万欧元(3800万美元),或违法公司上一财年全球年营业额总额的7%,以较高者为准。
据悉,北京也一直在推动制定全面的人工智能法。中国国务院将这项举措列入了 2023 年和 2024 年年度立法计划。但法律草案尚未提出。
亚洲其他地区也在制定人工智能法规。例如,韩国去年起草了《促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和建立可信人工智能框架的法案》。这项拟议法规仍在审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