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动元件大厂国巨董事长陈泰铭昨(30)日表示,疫情与俄乌战争造成电子业不确定性高,被动组件标准品需要时间消化库存,处于筑底阶段,但国巨主力产品车用等利基型产品订单出货比(B/B值)仍大于代表景气扩张的1。因应运输与生产成本上扬,国巨不排除调升报价反映成本。

陈泰铭分析,目前国巨营业额是全台被动组件厂商总和的1.5倍,获利是2.2倍,但规模仍不是全球最大,公司有信心五年内持续成长到成为「全球最主要的厂商」,同时有朝一日会把研发中心移回台湾,专门生产高阶产品。
陈泰铭是成大工程科学系毕业,他昨天以校友身分回母校,并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远眺」为题发表专题演讲,会后受访时释出以上看法。
陈泰铭指出,去年有疫情,今年又有俄乌战争扰乱,加上俄罗斯产出不少贵金属,对于能源、材料、航运等成本都有相当程度的波动影响。
针对整体被动组件市况,陈泰铭说,一般标准品还需要时间消化库存,也就是在筑底阶段,至于接下来是U型还是V型反转,则要看个别厂商的状况。国巨的利基型产品目前是高产能利用率近满载生产,订单出货比也大于1,而国巨营收比重中,有八成是属于利基型产品。

有关因应制造成本上扬的问题,陈泰铭分析,主要有两种方式,第一是公司提高制程效率,以抵销成本上升的影响;另一种则是适度调价、反映成本。
针对国巨发展过程,陈泰铭在演讲中分享许多创业的秘辛;例如国巨生产的被动组件遍布各项产品,从电动车到核子潜艇、战斗机等,国巨的策略就是,「一切都为客户着想」,让客户愈来愈依赖,就能创造价值。
他并以苹果为例,被动组件的供应厂商有38个,而被动组件只占苹果材料成本约4%,当公司可以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替客户端省下人力资源等成本,就可创造「双赢」的局面。
法人预估,国巨今年首季营收季增双位数百分比,毛利率与营益率估将季减2至3个百分点。今年全年产品布局方面,2022年车用多层陶瓷电容(MLCC)产品渗透率将持续提升,有助优化产品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