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MD17,115 产品实物图片
PUMD17,115 产品实物图片
商品图片1
商品图片2
商品图片3
注:图像仅供参考,请参阅产品规格

PUMD17,115

商品编码: BM0128485039
品牌 : 
Nexperia(安世)
封装 : 
6-TSSOP
包装 : 
编带
重量 : 
-
描述 : 
Trans Digital BJT NPN/PNP 50V 100mA 300mW Automotive AEC-Q101 6-Pin TSSOP T/R
库存 :
0(起订量1,增量1)
批次 :
-
数量 :
X
0.341
按整 :
圆盘(1圆盘有3000个)
合计 :
¥0
梯度
内地(含税)
香港
1+
¥0.341
--
200+
¥0.22
--
1500+
¥0.192
--
45000+
产品参数
产品手册
产品概述

PUMD17,115参数

晶体管类型1 个 NPN,1 个 PNP - 预偏压式(双)电流 - 集电极 (Ic)(最大值)100mA
电压 - 集射极击穿(最大值)50V电阻器 - 基极 (R1)47 千欧
电阻器 - 发射极 (R2)22 千欧不同 Ic、Vce 时 DC 电流增益 (hFE)(最小值)60 @ 5mA,5V
不同 Ib、Ic 时 Vce 饱和压降(最大值)150mV @ 500µA,10mA电流 - 集电极截止(最大值)1µA
功率 - 最大值300mW安装类型表面贴装型
封装/外壳6-TSSOP,SC-88,SOT-363供应商器件封装6-TSSOP

PUMD17,115手册

empty-page
无数据

PUMD17,115概述

PUMD17,115 产品概述

产品简介

PUMD17,115 是一款高质量的数字双极晶体管 (BJT),包含一个 NPN 和一个 PNP 晶体管,专为汽车电子应用设计。该器件符合 AEC-Q101 标准,确保其在恶劣环境下的可靠性和稳定性。PUMD17,115 采用6引脚的 TSSOP (Thin Shrink Small Outline Package) 封装,具有出色的空间利用率,适合各类紧凑型电路设计。

关键性能参数

PUMD17,115 的主要规格如下:

  • 晶体管类型: 一体化的 NPN 和 PNP 预偏压式双极晶体管,使其在不同电路配置中均能发挥作用。
  • 最大集电极电流 (Ic): 100mA,适合多种中小功率应用。
  • 最大集射极击穿电压 (Vce): 50V,确保器件在高电压条件下的稳定工作。
  • 基极电阻 (R1): 47千欧,适当的基极阻值使得该器件在驱动和开关应用中具有良好的线性特性。
  • 发射极电阻 (R2): 22千欧,从而提供了稳定的发射电流和优化的性能。
  • DC 电流增益 (hFE): 在5mA基极电流和5V电压下,增益的最小值达60,能够满足大部分常见应用的增益需求。
  • Vce 饱和压降: 在500µA 的基极电流和10mA 的集电极电流下,最大值为150mV,表明其在工作过程中具有低的功耗和热效率。
  • 集电极截止电流 (Ic(off)): 最大截止电流为1µA,显示出良好的关闭特性,适合用于低功耗和待机模式应用。
  • 最大功率: 300mW,为器件提供了足够的功率处理能力。
  • 安装类型: 表面贴装型,方便与现代自动化生产线兼容。
  • 封装/外壳: 采用6-TSSOP,SC-88,SOT-363小外形封装,节省空间并降低电路的整体尺寸。

应用场景

PUMD17,115 适用于多种汽车电子及工业应用,如电子控制单元 (ECU)、传感器接口、开关电源、信号放大和转换电路等。凭借其高集电极电流容量和低饱和压降,这款晶体管能够在要求高效率的应用中发挥重要作用。无论是作为驱动器、开关,还是在模拟信号放大中使用,PUMD17,115 都展现了优异的性能表现。

设计优点

  1. 高效性: 由于其较低的饱和压降,该器件在开关过程中能够降低功耗,从而提高整体系统效率。
  2. 可靠性: 符合汽车电子 AEC-Q101 认证,确保其在温度、振动和湿度变化等严苛条件下能够稳定工作。
  3. 小型化: 采用小型 TSSOP 封装,使得在高密度电路中部署变得更加灵活,为设计工程师提供了更多空间利用和设计自由度。
  4. 易于集成: PUMD17,115 与现有的大多数电路设计兼容,能够与多种其他元件组合使用,极大地简化了设计过程。

结论

PUMD17,115 是一款功能强大的双极晶体管,专为满足现代汽车与工业电子应用的需求而设计。其独特的规格和高效的操作特性使其成为需要高电流、高电压以及低功耗特性的电路设计中的理想选择。无论是在信号放大、开关应用,还是任何要求高度可靠的场合,PUMD17,115 都能提供卓越的性能,帮助设计师实现更高的设计目标并推动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