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M32F030RCT6 产品实物图片
STM32F030RCT6 产品实物图片
注:图像仅供参考,请参阅产品规格数据手册

STM32F030RCT6

商品编码: BM0000288419
品牌 : 
ST(意法半导体)
封装 : 
64-LQFP(10x10)
包装 : 
托盘
重量 : 
1.913g
描述 : 
单片机(MCU/MPU/SOC) 51 32KB ARM-M0 256KB LQFP-64(10x10)
库存 :
89(起订量1,增量1)
批次 :
22+
数量 :
X
4.72
按整 :
托盘(1托盘有960个)
合计 :
¥0
梯度
内地(含税)
香港
1+
¥4.72
--
100+
¥3.79
--
9600+
产品参数
产品手册
产品概述

STM32F030RCT6参数

I/O 数55CAN0
Ethernet0A/D18x12bit
D/A0工作电压2.4V ~ 3.6V
PWM6CPU位数32-Bit
SPI2CPU内核ARM® Cortex®-M0
UART/USART6 USARTLCD0
主频(MAX)48MHzROM类型FLASH
I2C(SMBUS/PMBUS)2ROM尺寸256KB
USB Host/OTG0RAM大小32KB
USB Device0核心处理器ARM® Cortex®-M0
内核规格32-位速度48MHz
连接能力I²C,SPI,UART/USART外设DMA,POR,PWM,WDT
程序存储容量256KB(256K x 8)程序存储器类型闪存
RAM 大小32K x 8电压 - 供电 (Vcc/Vdd)2.4V ~ 3.6V
数据转换器A/D 18x12b振荡器类型内部
工作温度-40°C ~ 85°C(TA)安装类型表面贴装型
封装/外壳64-LQFP供应商器件封装64-LQFP(10x10)

STM32F030RCT6手册

STM32F030RCT6概述

STM32F030RCT6 产品概述

概述

STM32F030RCT6 是一款由意法半导体(STMicroelectronics)推出的高性能、低功耗的32位微控制器,采用ARM Cortex-M0内核。它非常适合于消费类电子、汽车电子、便携设备以及工业控制等广泛的应用领域。凭借其丰富的外设接口和可编程能力,STM32F030RCT6 可以为各种应用提供灵活的解决方案。

核心特性

STM32F030RCT6 的核心是一个高效的ARM Cortex-M0内核,主频可达到48MHz,使其能够在较低的功耗下提供出色的处理能力。该微控制器具有256KB的闪存和32KB的SRAM,支持存储大量的程序和数据。此外,内置的ADC(模数转换器)能够以12位的分辨率对18个通道进行采样,非常适合对模拟信号的高精度采集。

电气特性

该微控制器的工作电压范围为2.4V至3.6V,这使其适用于电池供电的应用,能够有效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同时,-40°C至85°C的工作温度范围使得STM32F030RCT6在严酷环境下依然能够稳定工作,拓宽了其应用场景。

外设与接口

STM32F030RCT6 具备丰富的外设和接口功能,包括6个USART/UART用于串行通信,2个SPI接口及2个I2C接口,支持多个外部设备的连接。同时,该微控制器也能实现PWM输出, 适合用于马达控制、LED调光等应用。此外,内置的DMA控制器和看门狗定时器(WDT)提供了高效的数据传输和系统监控能力,增强了系统的稳定性。

封装与安装

该器件采用64-LQFP(Low Profile Quad Flat Package)封装,尺寸为10mm x 10mm,适应多种表面贴装技术(SMT)应用,方便集成到现代电子设备中。相对较小的封装体积使其非常适合空间有限的应用场景。

应用领域

由于其多种连接能力以及高效的电源管理,STM32F030RCT6 可以广泛应用于:

  • 消费类电子:如家电、可穿戴设备、智能手机等。
  • 汽车电子:用于车载设备、仪表盘监控和控制。
  • 工业自动化:适用于传感器数据采集和设备控制。
  • 医疗器械:可用于便携式医疗设备的控制和数据处理。

竞争优势

STM32F030RCT6 的竞争优势在于其出色的性价比和丰富的功能特性。它提供了高达256KB的闪存,对于许多复杂的应用而言,这实属优势。此外,其资源丰富的外设集成增强了系统的灵活性与可扩展性,开发人员可根据特定需求进行个性化设计。

结论

STM32F030RCT6 是一款兼具性能与效率的32位微控制器。它专为那些要求高性能、高集成度和低功耗的复杂应用而设计,为开发人员提供了广泛而灵活的产品选择。凭借STMicroelectronics的品牌信赖,STM32F030RCT6 无疑是开发各类高科技产品的理想选择。通过有效利用其丰富的特性,工程师可以创建出更加强大和智能的解决方案,适应日益发展的市场需求。